您的位置: 首页 > 杏彩用户注册登录中心平台 > 立式加工中心

向“新”而行聚“新”成势

发布时间: 2025-03-24 来源:立式加工中心
详细介绍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两先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新赛道、发挥新动能,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今年前11个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8%,较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增速同比高于全国、全省数据,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以上。

  进入冬季的长兴岛,海天苍茫,长风浩荡。在恒力重工一期项目现场,机声隆隆,人潮涌动,从曲轴到发动机,从平组、曲组到涂装、舾装,从船台到船坞,一片热闹繁忙的建设景象。船坞中,两艘巨轮相邻而立,为出坞做着最后的冲刺。

  作为一支行业新军,恒力重工自2023年1月全面运营以来,仅用两年时间就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今年年初,恒力重工首制船提前半年交船。随后,超大型油轮、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矿砂船、LR2型油轮也相继开工,今年全年已开工30艘,预计下水12艘。截至目前,恒力重工造船订单已排至2028年。

  该发动机是行业第一批符合最新环保标准的先进产品,完美符合我国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以及国际船舶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趋势。

  与一期毗邻的恒力重工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吊机林立,车辆穿梭,建设正酣,距离开工仅过去三个多月,就已全方面进入钢结构安装高峰期,首批车间本月底即可陆续投用。

  与一期项目相比,二期项目既有业务上的传承,也有产业配套上的创新,主要聚焦超大型油轮、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海上浮式风电、钻井平台等高的附加价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

  寒风凛凛,但在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下属大连华锐船用曲轴有限公司(简称曲轴公司)的车间生产一线,却是一派火热气象,工人们呈现出满弓紧弦、奋力冲刺的高昂士气。

  只见曲轴公司立车班车间内,七台立式数控车床全部满负荷运转,数吨重的曲拐随着卡盘匀速旋转,刀锋划过之处,一条螺旋状的铁丝被削落在收集区内。

  生产区域中央的“智慧大脑”集控室内,两位工人分坐在七套电脑前,全神贯注监测七台机器的实时运转工作情况。

  一年来,这套智能化系统极大的提升了车间的工作效率,工人操作很容易上手,大家越来越熟练,配合更默契,车间的产能提升了至少10%。目前订单已排至明年中旬。

  今年9月,曲轴公司一马当先完成了“全球首制”,再次让中国品牌叫响全球。

  经MAN专利公司、ABS美国船级社和客户联合检验,曲轴公司研制的世界首支、全球最大24000标箱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用曲轴12G95ME-C10.5成功下线。

  近年来,曲轴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已全面掌握了国际高端船用曲轴的生产技术,跻身世界超大型船用曲轴制造业前列,让“船等机、机等轴”制约我国造船业发展的瓶颈成为历史,努力把“卡脖子”变成“仰脖子”。2024年,曲轴公司预计出产大型曲轴186支。

  日前正式获国务院批复的大连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设计,明确大连“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功能定位。我市以石化、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体量大、底板厚,支撑性、带动性强,这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潜力所在。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市委《提升清单》重点任务,切实强化方案支撑、项目支撑、制度支撑,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有效推进。

  建立年度重点工业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416个,总投资4282亿元,定期调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建立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给侧清单、家居产品供给清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清单、设备更新需求清单等4个清单。

  成为全国首批“双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首批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5亿元已经下达。

  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工业母机集群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填补了我市先进制造业集群空白;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再次跻身“全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化工园区30强”,排名较去年上升4位……

  一系列老企业的新故事、新变化让人惊喜,传统产业纷纷“破茧而出”,我市不断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蹲蓄力”,精彩“蝶变”在车间、厂房、码头等生产一线竞相演绎。

  从国内最早涉足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的企业之一,到成为全省唯一上榜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榜》的企业,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融科储能)在新型储能这条赛道上提前布局,遥遥领先。

  自成立以来,融科储能致力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持续保持行业内技术领头羊,拥有国际、国内技术专利400余项,主导和参与全钒液流电池领域50余项国内外标准制定,

  先后成为“国家能源液流储能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建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目前,融科储能已在电网调峰、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智能微电网等国内外市场领域,实施近40项全钒液流电池工程建设项目,累计投运钒电池储能系统超过720兆瓦时,占钒电池全球市场60%,电解液材料销售占全球市场90%。

  在中山区的自来水地下管网中,一套名为“泄漏噪声探头”的新设备正在悄然运行。

  传统地下管网漏点定位和排查主要是依靠人工,需要具备多年经验的测漏员人工检测地下管网,而该设备通过多点泄漏混合信号分离技术,构建了基于多传感器自适应配对的管道多泄漏点定位模型,形成了供水管网漏损识别—预警—定位—处置的全过程技术体系,实现了供水管网漏损的全过程信息化处理,明显提高了城市管网漏损的控制能力。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下属孵化企业,智水慧成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水文学院及水资源方向的科研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面向涉水领域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已实现流域洪水预报预警、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供水管网调控与诊断等科技成果转化。

  两项技术成果入选2020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并逐渐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在高新区,有关人工智能的产业布局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高新区积极推动软件产业提质升级,结合区域优势特色,聚焦AI核心技术,积极推动AI芯片、AI感知、生成式大模型、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布局发展。

  同时,面向海洋、医疗、教育、消费等“AI+”特色应用领域,强化AI技术在各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应用,汇聚了遨海科技、海大智龙、海大赢海、元合科技、东软教育、厚仁科技、微神马、智达信科技术等高科技企业,积极布局高水平AI创新平台,积极构建AI产业生态圈,加强头部企业引育,推动AI产业集群化发展。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升级发展,出台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水平发展18条措施及实施细则,谋划发展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数据产业“1+4”新赛道。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软件工程智能制造领域大模型、海上风电通航安全自主监控平台等10个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大连化物所发布推出人工智能大模型。

扫一扫  微信咨询

©2022 杏彩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网址-杏彩用户平台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7012026号-3 网站地图